总访问量: 81914
×
用户名:
密 码:
验证码: 点击换一个
企业信息
企业动态
四个改善音效之法
发布日期:2009/10/22  浏览:408 次

 

音响既神秘,又富创造性,而效果能干变万化。论玩家发烧资格,不应以其花费多少来衡量,而是以投入程度来计算。发烧友以数百万元建立一套重播系统,若其目的只不过是用来摆设,去炫耀,年中不过开声三数次而已,当遇到天气潮湿,器材发毛,不能开动不足为奇。那么他们算是音响/音乐发烧友吗?发烧友每天开动器材,经常为靓声花精神,耗体力,即使是重播系统只值一万数干元,实远较上述这些富豪们更配称为发烧友。这行为叫发烧态度,不应单单以金钱来衡量用家的发烧资格。

无论是资深还是资浅,发烧友都很容易在玩机的过程中,犯上一些概念性谬误,最终影响到音响效果,故在此值得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和分享。

(一)系统避免复杂化
有发烧友喜欢把音响系统架构搞得愈为繁复,则愈觉自呜得意。他(们)一则是希望藉此改善重播效果,甚至乎创造奇迹,与别不同,令旁人叹服;二则更希望被誉为大师傅,成为一派宗师。查音响系统电路精密直接,方能保持工作稳定性,与及展示出音乐神髓来。过份复杂的器材电路或用家处理方式,有增加扭曲声音的可能性。十年前我已不止一次跟身边的朋友谈过,一台两万元级的合并机,效果很可能比同价位分体器材好。何解?试想像一下,分体器材两个机壳从设计到成品,总共要花费多少金钱?发烧厂一个型号产品能销多少台?成本如何摊分?我想对於工模制作有点认识的朋友,应了解其中究竟。话说回来,因应器材分体而增加的线材、插头及插座,同样增加用家负担,也带来额外的讯号失真。

没错,分体器材虽可降低电路干扰,亦能腾出空间位置让设计者加强(例如)电源供应设备。若然器材受限於成本,设计未臻完善,最终用家是得不偿失的。因此之故,音响系统设备宜精密直接,即使是极品系统,此观念同样要依从。

顺带一提,音响器材例如前、後级『一套西装』能保证全面发挥厂方的音响理念及提供到均衡表现。东拼西凑的系统声音非颅非马,特别是高价系统,由於个性强,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所闻。自问经验尚浅的朋友,还是玩『套装』相对稳当。

(二)有效利用音响附件
只要是发烧友,就希望音响系统愈搞愈靓声。基於传媒广泛报道音响附件效果如何了得,不少身价高昂、宣传得法的钉、垫、板很可能於某个时机,在市场中一扫而空。冷眼旁观,不少这类型产品虽可红极一时,最终不免销声匿迹,可见其成效有限或个性极重,或根据不同系统要求,而产生出水准不一致的效果来。我们经常听到外界对同一附件评价不一道理在此。好了,当潮流过後,用家热情不再,这类附件很快就被遗忘。世上只有极小数音响附件,从声音到设计被公认为既出色,又近乎百搭的。它们大多讲究理论,决非投机取巧,『刚刚碰著啱啱』者可比。

许多时候,发烧友感觉到某某(例如)钉效果好,一时冲动大量用上,从排苏到後级都离不开它,以至过犹不及,把潜在个性过度激化,效果适得其反,把用家本来不满意之处,从前一个困境带进另一个深渊去。总言之,任何类型附件都具备个性,带来不同的调变能力,发烧友宜加小心选择及决定其用量。查附件售价与效果未必对等,该视乎适合使用与否。

音响系统只要配搭得宜,本身僻性也少,就不用太依赖附件,为它安排平稳结实的器材承架,音响效果总不会差到那里去。发烧友切忌过份依赖钉、垫、及板之类,妄想它们能起死回生,把不济的音响组合彻底改善过来,这叫本末倒置,痴人梦话。不信?您可尝试把这些大量附件拿走,代之而为结实稳固的承架,声音是否更合理和端正立刻便知!

(三)搞电好处多
纯净电源等同於乾净无病毒的血液,对於身体各个器官是否能正常运作起著正面作用。电力从电力公司经过不同的转接站送进屋里,途中或已感染了许多不同的杂质,这些电源噪声是足以严重影响音响效果。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电源处理器出售,自隔离牛、稳压牛、射频过滤器、波形修整器,乃至於平衡供电器等不一而足。但总的来说,效果几乎有得有失,例如磨滑声音,减慢音响瞬变、削弱空气感,声音呆板,表情欠奉或缩减能量等等现像彼彼皆是。这个当然,功大於过,甚至乎几无缺点可寻的产品不是没有,但凤毛麟角;且售价也高。

查供电足够,从一只质素高的纯排苏,或索性自墙上直接取电,这些都是减少声音『另类污染』机会可行之法。除非电压飘栘严重或干扰太过份,优质音响器材本身也对付不了。否则音响系统未必需要依赖电源处理器。反之,同相电源败电,可减除电位差,令整体声音听来更和谐自然,一气呵成。又比方说家中为三相供电,大可以把其中一相给音响系统独自占用。其他二相供余下所有家电使用。倘若全屋只有一相电,那只好由电表箱中直接抽出一条电线,独立供应音响系统。特别是数码器材,若与(例如)雪柜等大型电器一起『争电』,音响效果明显劣化,用家留神。

为所有插头、插座换用纯度高、规格标准、结构坚固的品种,也是改善能量、提升声音质素的正确方法。这个当然,市面上有好些这类发烧级产品,带着强烈品牌个性,发烧友宜小心选择及决定用量,斟酌行事为宜。

(四)金耳朵改善声音
归根究柢,如何判断音响系统声音的好与坏,与及应变之策,很在乎个人对音响的判断能力。这决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。有发烧友穷半生精力,也未能了解何谓靓声之道,这涉及悟性与後天努力。相反,发烧友只花数载,心窍打开,尽管见识有限,玩音响依然可以有不错的成就,假以时日,个人见识广了,判断力高了,系统效果必定再有长进。

简单来说,多听现场演奏(无扩音与有扩音)、逛售卖乐器的店铺、听一听演艺者、多试不同音响系统、甚至乎多阅读技术性文章,然後印证於现实之中,这些都是自我改善之法。别人搞不好的音响系统,依然值得大家花时间观摩。其目的不是找机会挪抡别人,批评别人的不是,而是了解声音不好的原因,避免日後自己犯上。这个当然,我们能对市面上各个品牌的声音个性有基本认识,对如何选配自用的音响系统无往不利。特别是音响评论员,应有这个要求和优势。

朋友,音响既是娱乐,又可挑战自我,何其有趣,毋怪乎我们穷半生精力与大量金钱於其中,从无後悔。

 

发表评论
  您还未登陆,只能匿名发表评论,或者您可以 登陆后发表
评  论:
  验证码: 点击刷新